这篇文章来自部落格平台Medium,原文是〈What I've Learned in My First Month as a VC〉,作者Ryan Sarverh曾在新创公司工作长达13年、最后4年在Twitter中担任Director of Platform ,而最近,他转换跑道前往 Redpoint Ventures,成为风险投资的合伙人。
从原文标题你能很清楚知道,这是一个在创投公司工作的人所分享的文章;文章提供许多创投如何判定是否投资某个团队的评估原则,值得台湾许多对投资科技产业有兴趣,但还不理解投资标准的投资人参考,当然,也适合许多正在寻求创投投资的创业者阅读,检视一下自己的创业方向、目的和服务内容,是否需要调整。以下译文采第一人称重点摘要撰写。
这个案子值得我投资吗?
我进来Redpoint 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,发现许多创新的点子与优秀的团队,纷纷上门提案,让我非常惊异。Redpoint 非常幸运吸引到科技领域中聪明且想法多元的创业家,而且他们的提案不论质或量都让我印象深刻。因此,我可以轻而易举指出一个提案是否值得投资;也就是说,我不会耗费许多心思在我挑中的点子中,一再确认是否可行。
绝大多数风险投资支持的新创公司最后都以失败告终,因此,我试着放缓脚步并深入表面背后的事实。以下重点是我向有经验的投资者请教并结合我的经验,整体评估一个提案是否可行的四个方向:
一、他们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?
太多的团队来提案时都会先自我介绍,并接着介绍他们的技术或是产品。其实这是本末倒置。
首先我会先厘清社会有哪些问题,接着再想如何以技术或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--有些团队为了展现自己的强大技术、创意点子,然后「硬套」一个市场需求,这是为了创业而创业。
二、团队成员背景是否有能力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?
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「他们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?」息息相关。你听过很多投资人谈论他们投资的是「人」、是「团队」,这论点说得过去;但是对我而言,是否值得投资应该综合考量两大要素:「团队成员组成」以及「他们所提出的核心问题」举例来说,让负责使用者经验的设计师解决数据科学问题,这并不是好选择,反之亦然。
我们要投资时都会先提出一个问题:团队成员的背景实力,是否足以处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?
三、不要被市场规模大的假象所骗,未来趋势谁能预测?
有些创业团队从市场规模是否大来评估自身产品的优势。但是小众市场不会变成主流市场吗?我观察到,小众市场在短时间急速成长,只因消费者的行为改变。因此,我从来不以短视的眼光看待一个产品或技术,重要的是,它是否可以引领潮流成为未来市场的趋势。
四、进入市场的时间点是成功的关键因素
许多案例研究显示,很多优秀的团队眼光精准发现社会有些问题必须解决,并为此研发技术、推出产品,但市场却不买单,终告失败。原因在于,他们的产品推出时间点不对。
举一个极端的例子:如果3G 无线上网频宽低、不能看影片,那推出行动装置看电视电影的App 有意义吗?
创投必须跳脱框架,在有限资料中迅速做决策
我们要投资的是具有未来潜力的创业团队,但关于未来会长什么样子,谁又有资料可参考呢?
投资新创团队的作业流程是这样:我们与新创团队见面,并拿到市场评估统计与未来财务预测资料;听取消费者与企业行为改变的趋势报告;尽可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找资料评估;最后,我们就要决定是否要投资,并耗费七年的时间与团队合作--没错,就是七年,一家新创公司如要成长壮大并有规模,七年是统计的平均值。
回想起来,我非常佩服以新奇好玩概念起家的新创团队,我佩服他们有预见科技主流发展的能力。
当Google 诞生,谁会知道它居然会打败微软与Yahoo 呢?Amazon 也是,你能想像一个网路书店,现在可以以其网路与伺服器作为平台,然后销售网路基础设施吗?Netfilx 刚成立之时,百视达影音出租店在各城市各角落都有,因此Netfilx 业务内容就仅是是邮寄DVD 到用户家里,但谁知会预测到Netfilx 现在会横扫网路影音天下。我也很佩服我的伙伴Tim Haley 可以预见Netfilx 未来发展蓝图,成为Netfilx 早期的投资者。
我们必须在资料有限下,极短时间内做出决策。当你看过越多的案例,你更有可能眼光变得精准。但是,富有经验的创投者通常不代表不会失败。
不过,也要记住,眼睛看到的总有局限,因为世界、趋势随时在改变,包括消费者行为、平台、创业资本额以及创业家的特质等等,都会改变。不懂与时代俱进灵活应变,你将会错过下一个Evan Williams 或是Drew Houston。
我认为一个新创公司如果要成功,最重要的是,是否渴望成功
我的合伙人会针对案子内容提出种种质疑,列出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这个提案行不通--大多数的案子,我们都可以列出千百万理由拒绝投资。因此,如果当我看到一个很特别的案子,而且我决定投资,但别人都反对时,我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,并表达我为什么支持以及理由,然后在反对的声浪中,厘清是否真的要投资这个团队与他们的技术或产品。
在许多新创公司特别是在Twitter 任职后,我认为一个新创公司如果要成功,最重要的是:是否渴望成功?
现在我不从金钱、产品等就外在条件考量一个团队,相反的,我会仔细观察团队是否抱持着不论如何都一定要成功的信念。
那台湾创投会问创业者什么问题?
以上是英文原文作者Ryan Sarverh 做为一个创投,所分享「创投如何评估是否投资某个新创团队」的要点。矽谷创投和台湾创投「看团队」的方法,你觉得一样吗?曾在台湾募资的创业者,你听过创投问过什么问题?很瞎、很现实,或者,十分合理?